肾为脏腑阴阳之本

  肾中精气阴阳对先天脏腑的生成和后天脏腑的功能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肾藏先天之精,为生命之元始,呼吸之根本。如《脉诀汇辨·脉论》:“肾为脏腑之本,十二脉之根,呼吸之本,三焦之源,而人资之以为始者也。”

  肾气由肾精所化,又分为肾阴、肾阳二部分肾中精气所分化的肾阴、肾阳具有主宰和调节全身阴阳,以维持人体阴阳动态平衡的作用:肾阴,又称为元阴、真阴、真水和命门之水,为人体阴液的根本,具有滋养、濡润和宁静作用;肾阳,又称为元阳、真阳、真火和命门之火,为人体阳气的根本,具有激发、推动、温煦、振奋作用。肾阴与肾阳对立统一,相反相成,平衡协调,则肾气冲和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维持着各脏阴阳的相对平衡。因此,肾被喻为人体“阴阳之根”“水火之宅”

  肾阴肾阳失去协调平衡,可导致肾阴虚或肾阳虚。肾阳为脏腑阳气之本,“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推动和激发脏腑的各种功能,温煦全身脏腑形体官窍。肾阳充盛,脏腑形体官窍得以温煦,各种功能旺盛,精神振奋。若肾阳虚衰,推动、温煦等作用减退,则脏腑功能减退,精神不振,发为神疲乏力,形寒肢冷,腰膝冷痛,小便清长或不利,以及生殖功能减退,舌质淡,脉迟无力等虚寒性病证。肾阴为脏腑阴液之本,“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宁静和抑制脏腑的各种功能,滋润全身脏腑形体官窍。肾阴充足,脏腑形体官窍得以滋润,其功能健旺而又不至于过亢,精神内守。若肾阴不足,抑制、宁静、滋润等作用减退,则致脏腑功能虚性亢奋,精神虚性躁动,发为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腰膝酸软,口干咽燥,头晕耳鸣,舌红少津,脉细数等虚热性病证。由于肾阴和肾阳均以肾中精气为物质基础,所以肾阴虚到一定程度可累及肾阳,肾阳虚到一定程度也可累及肾阴,形成“阴阳互损”的病机变化。

  肾阴、肾阳又称为“五脏阴阳之本”。生理上,肾之精、气、阴、阳与他脏之精、气、阴、阳之间,存在着相互资助和相互为用的动态关系。病理上,两者也相互影响。肾的阴阳失调,会导致其他脏腑的阴阳失调。如肝失去肾阴滋养,称为“水不涵木”,可出现肝阳上亢,甚则肝风内动;脾失去肾阳温煦,可出现五更泄泻、下利清谷等。反之各脏之精、气、阴、阳不足,最终必然会累及到肾,故有“久病及肾”之说。